数据结构与算法--2-3-4树

1 引言

  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2-3树的定义以及插入删除操作。本篇文章将在2-3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,介绍比2-3树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2-3-4树。之所以介绍2-3-4树是因为2-3-4树与极为重要的红黑树有着等价关系,通过先学习2-3-4树为后面学习红黑树打下基础,增进对于红黑树的理解。

2 2-3-4树

  2-3树不再是单纯的二叉树了,因为2-3树中除了2-节点之外还存在3-节点。在2-3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,2-3-4树在2-3树的基础上添加4-节点。4-节点可以存储3个键值,最多可以拥有4棵子树。

3 定义

(1)每个节点每个节点有1、2或3个key,分别称为2-节点,3-节点,4-节点。
(2)所有叶子节点到根节点的长度一致(也就是说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)。
(3)每个节点的key从左到右保持了从小到大的顺序,两个key之间的子树中所有的 key一定大于它的父节点的左key,小于父节点的右key。

例如:图3.1所示的一棵2-3-4树。其中,有5个2-节点,2个3-节点和1个4-节点。
图3.1

图3.1

4 查找

2-3-4树的查找类似了二叉树的查找过程,通过键值的比较来决定遍历方向。

例如:在图3.1所示树中查找key为22的节点。
img

例如:在图3.1所示树中查找key为15的节点。
img
img

5 插入

  如果2-3-4树中已存在当前插入的key,则插入失败,否则最终一定是在叶子节点中进行插入操作,因为查找过程的结束位置在叶子节点。节点的插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:

5.1 非4-节点插入

  插入步骤:如果待插入的节点不是4-节点,那么直接在该节点插入。

例如:在2-节点插入key为62的节点:
图解
img
img

例如:在3-节点插入key为94的节点:
图解
img
img

5.2 4-节点插入

  插入步骤:如果待插入的节点是个4-节点,那么应该先分裂该节点然后再插入。一个4-节点可以分裂成一个根节点和两个子节点(这三个节点各含一个key)然后在子节点中插入,我们把分裂形成的根节点中的key看成向上层插入的key,然后重复5.1和5.2。

图解:
img
img

5.3 父节点分裂

  如果是在4节点中进行插入,每次插入会多出一个分支,如果插入操作导致父节点分裂。若插入节点,导致根节点发生分裂,则2-3-4树会生长一层。

图解:
img
img
img
img
img
img

6 删除

  执行删除之前需要对删除key进行查找,若查找失败则无法删除。查找成功,才可删除key。删除节点情况有以下几种:

6.1 删除的节点不为2-节点

  删除方法:若删除的节点不为2-节点,则将要删除的目标key直接删除即可。

图解:
img
img

6.2 删除非叶子节点

  删除方法:当删除的节点是非叶子节点,无论待删除节点的key是多少个,先使用中序遍历找到待删除节点的后继节点,然后将后继节点与待删除节点位置互换,此时就将问题转化为删除节点为叶子节点(平衡树的非叶子节点中序遍历后继节点肯定叶子节点),如果该叶子是非2-节点,则与6.1节情形一样,如果该节点是2-节点,则跟后面的6.3情形一样。

图解:
img
img

6.3 删除的叶子节点为2-节点

  删除方法:当删除的叶子节点是2-节点,则将节点删除后,需要对树进行调整,调整规则如下:

(1)当前节点的父节点是2-节点,兄弟节点不为2-节点,则将兄弟节点的一个key上移成父节点,而父节点下移成子节点,此时树满足2-3-4树,完成调整。

(2)当前节点的父节点是2-节点,兄弟节点也为2-节点,则此时将父节点与兄弟节点合并,将合并后的节点看成当前节点,然后重复的判断,即判断合并后的当前节点的兄弟节点与父节点的情况,然后走对应的(1)(2)(3)处理,直到满足2-3-4树,完成调整。

(3)当前节点的父节点不为2-节点,即此时有两个或三个兄弟节点,此时需要根据相邻兄弟节点情形进行调整,规则如下:

(3)-a:若当前节点的相邻兄弟节点为非3个key,则父节点的一个key下移,与相邻兄弟节点合并,此时树满足2-3-4树,完成调整。
(3)-b:若当前节点的相邻兄弟节点为3个key,则父节点的一个key下移成1个key的节点,相邻兄弟节点的一个key上移与父节点合并,此时树满足2-3-4树,完成调整。

图解:
img
img

图解:
img
img

图解:
img
img